长安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透过长安十二时辰中的太子,看唐朝太子 [复制链接]

1#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个医院较好 http://baidianfeng.39.net/

《汉书·叔孙通传》云:太子天下本,本一摇天下动。这句话深刻揭示出了皇储制度对皇权稳定传承的重要性,以及皇权稳定传承对天下安定的重要性。唐朝时皇帝想废立太子时,有责任心的大臣均以此话劝说皇帝,如狄仁杰劝阻武则天欲立武三思为太子时云:太子,天下本,本一摇,天下危矣;张九龄在劝阻玄宗废太子李瑛时亦云:太子天下本,不可动摇。

但在近日热播的《长安十二时辰》中,太子李玙(下文称李亨)却极为弱势,丝毫没有天下之根本的样子。在第三十六集中,当太子问玄宗“在父亲心中,儿和右相,谁对大唐更有用”之时,玄宗沉默数秒后吼道“林相”。其实这个问题问的不只是谁更有用,而是玄宗更信任谁,要取得信任除了有用之外,还要看谁更有利于自己的统治。

其实早在故事开始之时,便有玄宗欲以右相代政的传言流出。若按唐初的制度,皇帝不能理国事,当以太子监国。若以玄宗朝之前的皇子们的脾气,看到这种情况基本要发动政变了。如秦王李世民于武德九年发动政变,太子李承乾于贞观十七年发动政变,太子李显于神龙元年发动政变,太子李重俊于景龙元年发动政变,临淄王李隆基于唐隆元年发动政变,但到了太子李亨这里,为何就忍气吞声毫无作为?

究其原因是玄宗之前的皇帝上位大多涉及武装政变,故此玄宗极大地削弱了太子及其他皇子势力,成为了有唐以来权力最集中的一位皇帝。事实上,玄宗时期的上一位太子李瑛被废被杀也没能掀起一点波浪。本文以历时性的眼光考察初唐太子地位的变化,重点分析玄宗废李瑛后为何立李亨为太子。

一、前期唐朝的太子:从李建成到李隆基

唐朝第一位太子李建成在李渊即位之初便被立为太子,不仅直接参与政务处理,更是拥有私人武装。史载:高祖忧其不闲政术,每令习时事,自非军国大务,悉委决之。但秦王李世民是建立及统一唐朝的战争中的主帅之于,麾下拥有众多忠心追随的文臣武将,此外还拥有以洛阳为中心的地方势力。对于李建成和李世民之争,李渊看在眼里,但他既想维护太子地位,又不想损害李世民利益,最终导致了玄武门事件。

武德九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兵变,这看似是夺太子之位,实则是夺皇权。史载:诏立秦王为皇太子,总统万机,大赦天下;八月癸亥,诏传位于皇太子。在李世民被立为太子之后,其实就已行监国之事。彼时:太子左庶子高士廉为侍中,右庶子房玄龄为中书令,太子左庶子长孙无忌为吏部尚书,右庶子杜如晦为兵部尚书,太子詹事宇文士及为中书令,封德彝为尚书右仆射。可见,东宫一脉基本都已成朝中重臣。

唐太宗画像

太宗虽是以亲王身份兵变逼宫上位,但他却险些目睹第二次玄武门兵变。太宗有十四子,其中嫡出的有李承乾、李泰和李治。太宗早年腻爱太子李承乾,使其骄奢淫逸、自甘堕落。当太宗转为偏爱李泰后,李承乾感到地位受到威胁。于贞观十七年与汉王李元昌、驸马都尉杜荷、侯君集等人勾结,意图起兵逼宫。李承乾事败后,太宗不忍杀之,不过为了避免李泰一派清洗李承乾一派,未立李泰为太子,而是立了李治。

李治于贞观十七年被立为太子,但由于他过于仁弱,太宗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巩固李治的地位。有唐一代,李治应当是最幸运的一位太子,太宗一方面令元老忠臣辅佐李治,另一方面还对他进行言传身教。史载:尝令太子居寝殿之侧。贞观十九年,为锻炼李治,太宗更是令太子监国。史载:太宗亲征高丽留太子监国。贞观二十二年,太宗又亲自写下《帝范》十二篇,教李治如何为君治国。只可惜,李治到底还是仁弱,唐朝最终落入了武则天手中。

唐高宗画像

武周时期太子的地位得到了较大削弱,虽有太子监国之事,但太子不过是傀儡。神龙元年,李显发兵诛杀张氏兄弟,包围集仙殿逼迫武则天退位。但这场兵变的主角并不是李显,而是张柬之等人,故又称为“五王政变”。李显复辟唐朝后,对韦后极为纵容。太子李重俊并非韦后所生,处境极为不利,于景龙元年发动政变,成功诛杀武三思父子,但由于羽林军倒戈,最终被杀。唐隆元年,中宗李显暴死,韦后扶持李重茂登基,颇有效仿武则天去唐之意。

此时,临淄王李隆基登上了历史舞台,成功诛杀韦后。史载:隆基勒兵玄武门外,三鼓,闻噪声,帅总监及羽林兵而入……韦后惶惑走入飞骑营,有飞骑斩其首献于隆基。之后李重茂退位,睿宗复位,改元景云。李隆基并非嫡长子,按理不能被立为太子。但当时的嫡长子李宪却主动辞让,称:储副者,天下之公器;时平则先嫡长,国难则归有功。李宪后被封为宁王,在《长安十二时辰》中,宁王孙有一定戏份。

宁王孙

李隆基应当是唐朝最为强势的一位太子,不仅使兄长主动辞让太子之位,还使百官主动请令使之监国。史载:张说进言“此有谗人设计,拟摇动东宫耳。陛下若使太子监国,则君臣分定,自然窥觎路绝,灾难不生”。姚崇、宋璟、郭元振均表示赞同,睿宗只好诏皇太子监国。可见此时李隆基在朝中在朝中居于不可动摇的地位,睿宗退位实属无奈。

当李隆基即位后,摆在他眼前的是开唐以来因觊觎皇权而发动的数次宫廷政变。这使他认为太子的权力不能太强,此时为了维护自身统治,他显然没有考虑李治的例子,故而玄宗一反初唐的做法,转而削弱太子的权利。于是我们最终看到了《长安十二时辰》中那样一位极其弱势的太子。

二、玄宗对东宫势力的削弱,李瑛与李亨的废立

开元二年,李瑛被立为太子。开元八年加元服,即行成人礼。在李瑛成年之后,玄宗即开始了对太子的管控。史载:先天之后,皇子幼则居内,东封年,以渐成长……太子不居于东宫,但居于乘舆所幸之别院。东封年即开元十三年,这一年十一月,玄宗封禅于泰山。《长安十二时辰》中何监对此事亦多有追忆,因为这是古代帝王梦寐以求的一个盛典,意为盛世太平以告天地。

泰山封禅

但注意,这一年玄宗还对太子做了一件大事,即前文所提到的“太子不居于东宫”。在唐朝有完整的东宫制度,这也是唐朝太子监国的一个有力支撑。按唐朝先例,太子应居住于东宫,建立起一套东宫官僚机构,从制度上确保太子继承皇位的合法性和权威性。东宫机构分为三太(太傅、太保、太师)三少(少傅、少保、少师)与宾客、詹事府(拟宰相府兼尚书省)、左右春坊(拟门下、中书省)、三寺(制比九寺五监)与十率府(剧中姚卫率即属于右卫率),可见东宫官僚机构俨然是一个小朝廷,这也是太子行监国之事的一个有力保障。

玄宗不让太子居于东宫,即是不让太子拥有组建这样一套官僚体制的合法权利。注意玄宗给太子的新地方只是一个“乘舆所幸之别院”,在规格上要低于原本的冬宫。也就是说,玄宗通过让太子搬出东宫,令其失去了一个原本合法的政治舞台。所以虽然东宫宫制并未取消,玄宗也没有像隋文帝那样颁布“东宫官署,不得称臣于太子”之类的诏令,但太子和东宫僚属的关系已被极大地淡化了。此外,玄宗对其他王子亦进行了限制,十王宅即是为方便监视诸王子而设立。

唐玄宗画像

开元二十五年,当了二十多年太子的李瑛突然被废,但此时他根本无力反抗。其实玄宗在前一年就生了废太子之心,但因为张九龄的反对而最终按下不提。当时后宫中最得宠的是武惠妃,为使其子寿王李瑁成为太子,武惠妃诬告李瑛意图谋反,玄宗听到后便动了废太子的心思。但张九龄却极力反对,因为他认为太子长居深宫并无过错,况且太子乃是天下之本不可动摇。史载张九龄曰:太子诸王不离深宫,日受圣训……今三子皆以成人,不闻大过……且太子天下本,不可动摇!

开元二十五年,李林甫借着周子谅谶语之事向玄宗进言,终使张九龄被贬为荆州长吏。太子李瑛,也很快遭到了废黜。《长安十二时辰》中太子李亨竭力维护贺知章(何监),这是因剧情需要而虚构的情节。值得注意的是,李亨和贺知章的关系,和李瑛与张九龄的关系极为相似。失去张九龄保护的李瑛,很快就被废黜了;李亨之所以维护贺知章,正是担心自己会遭受同样的命运。

剧中何监

此外还有一个问题比较有意思,李瑛被废后,为什么是李亨被立为太子,而不是李瑁?有人说那是因为李瑁之妻杨玉环被玄宗所夺,所以李瑁不可能被立为太子。但这个说法似乎不太成立,李瑁之母武惠妃虽是开元二十五年逝世的(另说二十四年),正好在太子废立的时间周期内,但可证明此时玄宗还未看上杨玉环。因为在立太子的问题上,李林甫多次建议立李瑁。史载:太子瑛既死,李林甫数劝上立寿王瑁。如果玄宗真的已经看上了杨玉环,李林甫怎么可能会劝玄宗立李瑁?

关键原因当是权力的平衡,李瑁生母武惠妃深得玄宗宠爱,这会让玄宗对李瑁产生好感,但也同时会产生排斥心理,因为平时巴结他们一脉的人太多了。再加上李林甫多次相劝,更使玄宗担忧,太子和李林甫要是同一条心,自己的皇位还能稳定吗?此外,李瑁从小是在宁王府中长大的。这位宁王,就是辞让太子之位给玄宗的李宪。玄宗和宁王之间看似友爱有家,但宁王实为玄宗皇位最大的威胁之一,毕竟李宪才是名正言顺的嫡长子。

李亨能被立为太子,有他较为年长的成分在内(李琮因为被毁容,外加无子,无缘太子之位),但更主要的还是因为他看起来对玄宗没威胁。史载高力士言:大家何必如此虚劳圣心,但推长而立,谁敢复争?高力士这句“推长而立”可不仅仅是因为李亨年长,这是高力士总结了各方势力得出的结论,正好暗合了玄宗的心理。

剧中郭利仕即高力士

李亨多年来一直不受重视,在宫中和外朝都没有形成个人势力,特别容易控制。在十王宅中,也没有发现李亨有任何劣迹。此外,李亨圣母杨氏及养母王皇后都已逝世,李亨很难跟后宫建立联系。所以李亨在被立为太子之后,一直谨小慎微战战兢兢,如此方避免如同李瑛一般被废黜的命运。

结语:

到了天宝三载,当玄宗心生常留骊山温泉宫之意时,想到的不是令太子监国,而是林相代政。这一方面是因为太子根本没有机会接触政务,不具备管理朝政的能力;另一方面是因为玄宗时刻提防着太子篡位,因为皇位的唯一合法继承者就是太子。由此也就不难理解《长安十二时辰》中的太子为何表现得如此弱势,甚至在玄宗失踪后都不敢有自立之心。

参考文献:

班固《汉书》刘昫《旧唐书》王溥《唐会要》欧阳修《新唐书》司马光《资治通鉴》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