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黄沙百战穿金甲跟随长安十二时辰了 [复制链接]

1#

以下文字可能有穿凿附会,过分解读之嫌,请诸君权做笑谈,莫要斟酌。

时隔三年,《长安十二时辰2》立项开拍,笔者遂翻出第一部鸳梦重温。当年观感不错,虽然也有些许遗憾,但不妨碍本剧是近年来少有的尽量还原大唐风貌的诚意之作。二刷依旧常看常新,从本篇开始开启一个新的系列,选几个有意思的点聊聊,温故而知新。

本篇说说大唐兵役制度

《十二》故事梗概就是雷佳音饰演的张小敬以靖安司都尉身份在上元节查办突厥狼卫潜入长安闹事,牵扯出一系列惊天阴谋并在十二个时辰内力挽狂澜、救危纾难。在此过程中,各方势力纷纷登场,因为个中利害权衡,角色立场也会瞬息万变。刚才还是奉命为朝廷办差,马上就会被革职、拘捕、下狱三连。笔者观剧时要集中注意力,认真观察每一批人马的装束,以迅速厘清其身份、派系和行为逻辑,才能有效理解当下的权力关系与局势走向。

不说别的,但就各种披甲人就包含了旅贲军、右骁卫、龙武军、神武军等成建制的军队,还有不良人等基层治安,以及“蚍蜉”、守捉郎、雄火帮、狼卫等非法武装组织。剧组无一不精心设计了妆造及道具。根据笔者的浅见,武力值跟武装级别密切相关,主要规律是——披甲者高于不披甲者,边军高于中央军。排序从高到低分别是:

“蚍蜉”旅贲军≥神武军=龙武军右骁卫其他

“蚍蜉”(银盔银甲皮毛饰)是萧规这个前安西铁军第八团旗手招募的边塞老兵,各个都是历经九死一生的正规军战力天花板,单兵和配合远胜实战很少的中央军。无论对战的是旅贲、右骁抑或神武、龙武,即便敌众我寡,也不落下风。

旅贲军(黛盔黛甲羽饰)虽然非边军顶级战力,但作为督管长安城防的专业部门,直接归隶属东宫的靖安司调遣。成员也都是有相当武力水准和实战经验的,参考旅帅崔器即是陇右老兵回调长安,跟蚍蜉对战可以一挑多。孤守靖安司一场戏,彼时已无旅贲职衔约束的他本可苟住,却主动求甲、孤身犯险、力战而死。

为崔旅帅举哀

神武军(金盔金甲)、龙武军(银盔银甲红边)隶属北衙六军,以陈玄礼为大将军直属皇帝戍卫皇城。右骁卫(银盔银甲)隶属南衙十二卫,统率军府的同时掌管京城防务,对宰相负责。《十二》中,其统率甘守诚将军,平时供右相李林甫驱使,但也不愿得罪太子。作为帝国核心的安防系统,南北衙兵源却不看能力看出身,成员不是长安官宦子弟,就是子承父业的少爷兵。养尊处优疏于训练,且常年几乎只站仪仗,其武力值自然较上两部大为逊色。

总而言之,战斗力差距表面来看跟兵源素质、训练强度及地理位置有关。究其根本,更与其背后的兵役制度紧密相连。下面简述唐代的府兵、兵募和募兵几大制度。

府兵制

府兵制源自南北朝,经隋代发展,到唐初时逐渐完备。政府先分配给百姓土地、建立户籍,再从编户中按照一定原则征发府兵(如十二丁征一),用于上番(地方府兵轮流守卫京师)、戍边或征战。府兵户籍归州县管理,平时耕种,闲时训练,需要服役时再离开州县(免其个人租庸调,但需自备口粮器械),是一种寓兵于农、兵农合一的军事制度。

唐初,在中央设十二卫以统领府兵(高宗时改为十六卫,前十二卫统领府兵,后四卫管理禁军及仪仗),为府兵制的上层军事管理机构。另外,在各州县设立折冲府,负责组织训练,协调服役等具体事务。至开元年间,全国折冲府已达个,府兵总数68万余人。

长乐公主墓《仪卫图》

此外,太子辖下的东宫十率,也统领部分府兵。只是数量不过十几个军府,较十六卫所统兵力悬殊。《十二》中,芦芳生饰演的姚汝能即正四品东宫右卫率,乃太子亲随。他说自己品级比李泌高些,倒也不是吹牛。而旅贲军同归太子统御,从军号上讲,应属东宫左右司御率。

唐初,府兵服役定时轮换(镇戍三年),立功者还可获授勋官或勋田。因此,无论平民或是富人官僚子弟,都积极响应。另外,府兵自筹装备粮草,又极大减轻了国家军费支度压力。开元年间的全国府兵,每年所费不过数百万贯,与天宝后募兵的数千万贯对比明显。另外,一旦有战事,皇帝指派将领(行军大总管)统帅府兵开拔作战。战事结束后,府兵返乡、将领回朝。兵将分离,从而避免将领拥兵自重。

唐代兵俑

兵募制

兵募制与府兵制几乎同时存在。是府兵之外非常重要的补充兵制。自高宗年间,周边民族关系便不甚和睦,与突厥、回纥、高丽、吐蕃、契丹等国均有交战。如此,府兵数量不够作战及戍守重镇所用,需要另外招募。

与唐初府兵一旦征召服役期从21至60岁不同,兵募只在战争和镇戍需要时临时征发,兵卒事后归乡仍恢复百姓身份。其一应装备由所在州县或国家统一提供。兵募制较为灵活机动,实报实销。士兵归乡后继续交纳租庸调,朝廷也没有持续养兵的负担。

唐杜甫《兵车行》

募兵制

府兵制和兵募制共同构成唐代前中期的兵制。但随着均田制的崩坏及基层军纪废弛(如守卫时间不固定、勋奖不到位,官长虐待府兵等),此两种均难以维系,募兵制成为唐中后期的主要兵制。

开元十一年(公元年),京师府兵大量逃亡,折冲府兵员不足,玄宗采纳宰相张说建议,以招募的方式选取士兵宿卫京师,免其出征镇守之责,称长从宿卫(后改为彍骑)。而针对兵募大量逃亡所致的战斗力下降,又开始招募士兵(长征健儿)来镇戍边关及行军打仗。其无需种地纳税,衣粮器械均由国家提供,家属可随军,并分予适量田宅。因为待遇优厚,到公元年,兵募全部被长征健儿所取代。

《十二》中,张小敬开元十三年从军,是大唐的第一批募兵,隶属安西都护府陇右道第三十三折冲府第八团,烽燧堡之战后便返乡自谋生路了。募兵制解决了兵源不足的情况。士兵长期稳定地得到训练,与领军将领相对熟悉,提升了战斗力。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新问题。

莫高窟窟《张议潮统军出行图》

首先,兵农分离。士兵离开土地、依靠军饷生活。军队由国家供养,大大增加了朝廷的财政压力,这些压力又通过赋税转嫁到百姓身上激化社会矛盾。其次,职业私兵。不事生产,也无其他谋生手段,许多募兵及其后代只能终身为兵。

另外,中央不再统一征发士兵到各个军镇,而由节度使在当地自行招募。节度使同时握有财政和募兵权,野心随着实权急剧膨胀。世袭兵与节度使之间的利益捆绑紧密,容易成为私兵。当朝廷想裁撤时,节度使往往阳奉阴违、尾大不掉。最终导致藩镇势力滔天,成为唐王朝的心腹大患。

《十二》中,各节度使在长安都设有留后院(驻京办),圣人在上元夜行踪不明,诸藩就开始各种打听伺机而动。这也是高力士与陈玄礼所忌惮的最大原因,不得已一方面全力搜救玄宗,一方面给太子登基做准备。

南北衙

有趣的是,《十二》中,驻防京城的这几军明晃晃地互相倾轧、各种内耗。太子刚被斥办案不力,神武、龙武和右骁卫即刻齐聚靖安司夺权,四方势力对峙,就差开口对骂了。既然大家共同戍卫圣人,何故势同水火呢?究其根源,除了属从有别,大概还与南北衙的出身及差异有关。

长安守军以宫城为界,以南的十六卫官署称为“南衙府兵”,与守卫皇宫北门﹑由招募配充的兵士组成的“北衙禁军”交错宿卫,相互牵制。

南衙军,继承隋制以卫统府,设立十六卫管理全国府兵。其中左右监门卫负责城门禁卫,左右千牛卫统率皇帝侍从仪卫。余者十二卫,掌管五府内军及地方折冲府到京服役。南衙军来自府兵,属于义务兵。后来随着府兵制的崩溃,逐渐被彍骑取代。

章怀太子墓《狩猎出行图》

北衙军,源自太原起兵留守长安的三万人。高祖钦赐"元从禁军"。太宗又择善射者百人,曰"百骑",随自己行猎。后又设置北衙七营,“选材力骁壮,月以一营番上”。武后改百骑曰"千骑"。中宗又改千骑曰"万骑",分左右营。后玄宗改万骑营为左右龙武军,在选拔上皆用唐元功臣子弟。出身好又有从龙之功,属圣人亲随。不怪乎《十二》里龙武军各个颐指气使、眼高于顶了。装备虽然都是金盔银甲的,看着唬人,但真要较真实力,却也未必过硬。

天宝后期,南衙军纪败坏毫无战斗力,北衙也仅作为仪饰之用。面对安禄山狂飙而来的东北野战军,直接跪降。然而在玄宗逃蜀路上,北衙军发挥了贴身优势,政变逼杀杨氏兄妹,后部分北上拥立肃宗灵武即位。晚唐时,北衙十军的神策军成为中央主力,而拥有军权的宦官则开始了专权之路。

唐李昭道《明皇幸蜀图》

《十二》结尾处,玄宗许张小敬从三品参将,相当于神武军次官,仅陈玄礼一人之下。待遇可谓优厚,但我们的张都尉坚辞不受,云游去也。当真“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看来李白的这首《侠客行》,不仅仅是张小敬唯一会吟的诗,更成为了他唯一的人生写照和行为准则。

本文为原创内容,转发请联系本号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