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看长安十二时辰,浅析唐朝粮食政策,重 [复制链接]

1#

导语:富裕是有原因的,看盛世之下唐朝粮食政策,统治者“食为政首”重粮思想,“专营农事”的生产思想,“宁积于人”的储备思想

《长安十二时辰》这部影视剧将观众的目光,带到了很多人梦寐以求的唐朝盛世,磅礴的建筑造型,华丽的服饰,精美装饰品,繁盛的集市贸易,富足的百姓生活……大唐能够达到如此盛世,这与安定的政治,开明的政策,祥和的百姓有莫大关系。

俗话说,民安天下安,然而,民以食为天,盛唐的富裕是有原因的,充足的粮食不仅能够提高百姓生活水平,也是安定社会的基石,只有社会安定,经济才能发展,也就是说,稳定的粮食供给是大唐能够维持盛世的关键原因之一,借助《长安十二时辰》这个话题,笔者深度剖析唐朝粮食政策。

唐朝粮食生产概况

唐朝疆域领土广阔,地形多样化,横跨多个积温带,粮食生产带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并且受政治战乱影响很大,以“安史之乱”为时间界限,唐朝前、后期粮食生产状况不同。我们先了解下唐朝前期粮食生产状况:

唐前期粮食发展概况,唐朝吸取亡隋教训,为保障军国所需,发展粮食生产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例如分配土地、鼓励垦荒,奖励人工增殖;招抚四夷百姓,增加农业劳动力;轻徭薄赋,与民休息,保证农业生产;兴修水利工程,为粮食生产提供保障;重视地方吏治、督导粮食生产,将劝课农桑纳入官员考核政绩,这极大地促进农业耕作技术的提高。

《旧唐书·食货记》记载唐朝均田制规定“中男、丁男,每人一百亩;老男、笃疾,每人四十亩,寡妻妾,每人三十亩。另外,道士三十亩,女冠二十亩,僧尼亦然。”《唐诏大集令集》记载唐太宗令“诸县令等亲百姓之官,莫先于邑宰”

正是采取以上措施,唐朝前期粮食生产得到了很多发展,主要表现在耕地面积有了很大的提高,唐朝继承北魏的均田制加上政府鼓励垦荒措施,使的隋末战乱时荒弃的更多都恢复耕作,并且开垦了大量土地,极大地缓解了人地矛盾。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使得粮食亩产量大有提高。

《新唐书》记载“河东郡龙门县,十亩垆渠灌溉良田,亩收十石”“江陵府江陵,修复古堤,开良田五千顷,亩收一钟(六石四斗)”。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由于各地土壤状况、气候环境、水利条件以及地方管理的差异,各地粮食产量差别很大,但根据吴慧《中国历代粮食亩产研究》一文,可知,唐朝全国耕地平均亩产超过一石以上,比汉代增长四分之一还要多。

关于唐朝前期粮食总产量,笔者拿公元年为例,即天宝八年,史料记载数据如下:

《通典》记载,天宝八载“正仓储石,义仓石,常平仓石,和籴石,诸色仓石,天下诸色米总计石。”

由以上数据可知,唐朝可统计的粮食产量,在天宝八年已经达到了万石,粮食总量和粮食蓄积量都比前朝有了很大的增长,特别是社会安定,经济政策得当,粮食价格长期稳定一度出现社会升平的大好局面。

充足的粮食生产也促进了人口的增长,唐朝刚建朝时,户数只有多万,到了贞观初年达到万户,唐高宗永徽三年,民户为万,唐中宗神宗元年,户数.6万户,开元十四年,户数超过万,人口万人,天宝十四年(年),户数万,人口5万人。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在种植作物方面,北方以粟、麦等旱田为主,南方主要种植水稻,唐朝完善的粮食供给制度,繁华商贸,也促进了粮食商品化在各地流转。

唐朝后期粮食生产概况

唐朝中后期,特别是七年动荡的安史之乱,北方经济遭受巨大破坏,各藩镇为争夺人口和土地,不断发动兼并混战,极大地破坏了粮食正常生产,大片耕地被荒弃,农业生产设施被破坏,粮食价格飞涨,又逢天灾人祸,百姓生活疾苦。

《全唐文》记载“自兵乱一纪,事殷四方,耕夫困于军旅,蚕妇病于馈饷,岂可得乎?致令户口减耗,十无一二,急赋横税之烦,致使迄骇匪宁,其于赋役,多患不均,靡室靡家,皆籍其谷。”

北方受战争破坏严重,唐朝财政收入不得不主要依靠江南地区,唐宪宗时期,江南一百四十万户农民,竟然负担了大唐帝国八十三万军队全部粮饷,这个时期农民税赋沉重,特别是实行两税法之后,为了纳税,农民不得不卖掉种子和口粮,使粮食生产进入恶性循环。

此外,屋漏偏逢连夜雨,战乱年代又遇到了频繁的自然灾害,几乎每一次自然灾害都会造成北方地区粮食锐减,农民流失其所,土地大片荒芜,经济衰退,社会动荡,北方粮食生产遭到严重破坏。相对于北方的衰退,江南一带由于人口大量流入,生产技术逐步提高,社会相对稳定,粮食生产有了较大的发展。

《旧唐书·地理志》记载“至德后,中原多故,襄邓百姓,两京衣冠,尽投江湘,故荆南井邑,十倍其初。”

唐宪宗时期,唐朝总户数位万户,但江南八道就有户,占全国总人口的百分之六十。唐朝后期修筑的水利工程,多数都在南方,例如唐代宗时期,江苏句容降岩湖开置水塘,调节水旱,开田万顷。唐德宗时期,湖北江陵修堤坝,开田顷。耕地的增多,水利设施的完善以及农业技术进步,江南很快就成为唐朝政府主要粮食供应地。

《新唐书》记载“江、淮田一善熟,则旁资数道,故天下大计,仰于东南”

江南粮食不但供应给政府,也供应全国,一旦北方郡县出现灾情,唐朝廷用来赈济的粮食主要来自于江南。

唐朝粮食政策、管理与分配

粮食是特殊的商品,也是一种战略物资,俗话说,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对于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资料,粮食管理与分配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一个政权的兴衰。很多人都不禁要问,繁荣盛世的唐朝对粮食到底采取了什么政策,对粮食如何进行有效管理,如何分配粮食,来保障国家的粮食供应的呢?本章节,笔者分两部分讲述,第一部分是唐朝的粮食政策与管理,第二部分是唐朝的粮食分配。

唐朝粮食政策与管理

管理粮食的第一步,就是将粮食从农民手中集中起来,这就需要在全国各地设置仓库(仓凛),唐朝仓凛隶属于户部的仓部,仓凛分为正仓、转运仓、太仓、常平仓和义仓等。

《唐六典》记载仓凛“掌国之仓庾,受纳租税,出给禄凛之事”

在粮食征收过程中,仓部、地方、州县都有相应的各仓主管官吏各司其职,各地仓储聚积粮食主要通过两种方式:粮食征收,市场购买。

粮食征购政策与管理

粮食征收,唐政府对粮食征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主要有正租、地税、两税斛斗、屯田收入、官田租粮等。其中正租是粮食征收的主要来源;两税斛斗即两税法,其税额,以“量出以制入”为原则,各州根据当年应缴纳地税总额按规则向下分摊;官田多采取租佃的形式,其租率与当时地主所收地租的祖率相当;屯田收入主要是就近供应守边或征战部队。

唐前期,屯田主要是有士兵耕种的,其粮食全部归军队所有,纳入军仓,后来采取按价籴买的方式。唐朝后期,朝廷控制的在籍人口急剧减少,各地藩镇不仅把持地方税粮,还阻断运河粮道,阻止粮食运输,使得唐朝廷无法解决粮食供应问题,这也是政权动摇的原因之一。

唐政府为了尽快征收粮食,对征收时间有详细的规定,唐令规定,各地要根据粮食收获期早晚,及时征收;同时为了保证粮食数量,防止因丁口遗漏而导致租粮流失,《唐律疏议》规定,诸脱漏户口,杖一百至徒三年惩罚,诸里正及州县官吏若监管不力,也要受仗三十至徒三年的处罚,为防止丁口流失,严禁私自出家为僧道。

市场购买,唐朝政府所需要的粮食,除了通过政府征收和屯田种粮之外,为解决战时军粮不足或平抑粮价,唐朝廷还大量从市场上购买粮食。这又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和籴,朝廷以市场价格或者高于市场价格向农民收购粮食,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解决军粮不足。令一种是平籴,主要目的是抑制粮价。

唐朝粮食运输

粮食征集之后,为了便于储存或实现不同用途目的,粮食必须通过运输这个途径,运输方式主要有水运和陆运两种方式,其中水运包括河运和海运。在粮食运输过程中,唐朝政府对各个环节都有严密细致的规定:

在唐前期,运输费用由课户按所纳数量出,官府雇人运送,这就是所谓的“和雇送达”,这是政府行为,如果主管租粮运输的官员私自雇人运送,从中牟利,则属于违法行为,一旦查出,就要受到严肃处理,按坐赃论。

在唐后期,运输费用不再有课户出,改由官府差派农民转输,依据“富远贫近”的原则,确定被差户的里程,这样的方法也有弊端,每年都要区分贫富户,官吏和富豪勾结,最终受苦的还是农民;后来粮食漕运,由征调制改为雇佣制,极大地提高了粮食运输效率。

由于粮食生产极为分散,且距离远近不同,成熟时间不一,农户情况各异,为保障各地粮食按要求送达,唐朝廷对粮食运输具体行程做了细致规定。

《唐六典》记载“凡路行之程:马日七十里,驴五十里,车三十里。水行之程:舟重者,河三十里,江四十里,余水四十五里;空舟河四十里,江五十里,余水六十里。”

此外,为了保证粮食运输保质保量地完成,唐律法还对“设法逃避”、“掺杂假次、晾晒不干”“故意拖延”“准盗科罪”等诸多行为都有相应的法律处罚。

全国性粮食运输过程中,几乎都与运河有密切联系,运河的畅通与否,事关江淮、关东地区的粮食能否顺利运抵京师,又直接影响到唐朝的兴衰荣辱。唐中后期,粮食运输问题与政权安危联系的更加紧密,朝廷为了保证粮食能如数运到京师,采取了威逼利诱的方法,最后这个方法失效时,唐朝离灭亡也就不远了。

唐朝粮食贮存

唐朝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仓凛系统,按照不同功能可分为,正仓、太仓、转运仓、军仓、义仓、常平仓等等。对于这些仓凛实行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入库管理、输场简纳、储藏管理、粮仓的设置等都作了详细的规定。

例如,粮食储藏管理,为了保证粮食储备安全,朝廷对粮仓的选址、粮窑的设置、储粮管理等细节都有科学的详细的规定。在粮仓选址上,唐朝粮仓大多为粮窑,为防止粮食受潮霉变,延长储藏时间,粮仓要选择有利的地。

《唐律疏议》记载“仓,贮粟、麦之属,库,谓贮器仗、绵绢之类。积聚,谓贮柴草、杂物之所,皆须高燥之处安置。”

粮仓选择在高处,窑底防潮处理有五个步骤,用火烤干,加固夯实,铺设木板、草、糠等“防潮层”,窑壁、窑顶都作防潮处理,其程序之严谨,规程之科学,足以看出唐朝对粮食储藏管理的重视。

此外,在粮食储存管理上,唐朝实行的是长官负责制,粮仓的设置和管理以地方最高长官为首,对于粮仓的防火、防盗都采用极为严密措施,出来问题,都有连带责任;对粮仓的管理,唐朝廷还为其配备相适应的审计与监察制度,为唐朝庞大的粮食储存体系的有效管理,提供了保证。

唐朝粮价管理

粮食作为朝廷重要调控物资和战略物资,其价格并不是由国家统一制定,在官私粮食交易中坚持“官市依估,私但两和”的物价原则,也就是说政府参与商品交易价格的“市估”,在具体的民间交易过程中还得两和商议。

其基本流程:政府市场官吏每十天参照市场行情,对市场上货物进行估计,并且按照商品的质量分出上、次、下三等,制定出三个等级的价格,这就是市估,经过汇编后向上级部门呈报。官方估价确定后,作为指导市场物价的基本依据,例如和籴的价格依据就是官估。

政府估价并不是绝对地,在官方交易过程中,也经常按照当时市场时价交易。对于民间粮食交易,原则上朝廷不予限制,但由于粮食关系到国民生计,价格波动太大容易造成经济秩序失衡,引起社会动荡,朝廷还是采取多种措施引导或调整粮食价格。

在特定的情形下,粮食交易价格由官府参与商定。

《唐六典》记载“诸官私互市唯得用帛练、蕃彩,自外并不得交易。若蕃人须来粮食者,监司斟酌须数,与州司相知,听百姓将物就互市所交易。”《白氏六帖事类集》记载“诸外蕃与缘边互市,皆令互官司检校。官司先与蕃人对定物价,然后交易也。”

由以上材料可以看出,唐朝对粮食出口贸易有着很严格的限制,百姓在与西域蕃人进行贸易时,其商品价格必须由官府与对方协商制定,方可进行交易。

唐朝粮食分配与管理

粮食生产最终的目的是粮食分配,唐朝廷通过征收、屯田、购买等各种手段将粮食收归国家仓库后,粮食再分配是极其重要的。粮食再分配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供给国家,二是供给军队。一般而言,供给国家部分,包括帝王宫室、各级官吏、诸司公粮、诸寺官厨以及赈灾救济等支出,供应军队部分,主要包括各级军队粮食和军马粮草。唐朝廷在这方面的管理,制定了详实而又严密的管理制度,赏罚分明,各项管理都有章可循,极大地保障了各方粮食需求,是唐朝社会稳定的基石。由于本文篇幅有限,笔者就不过多展开说明了。

唐朝正是通过完善的粮食生产政策、科学的储藏管理、有效的运输机制、相对合理的粮食征收体系、适宜的粮价管理体制,才造就了唐朝粮食生产繁荣,才能维持唐朝强大的国力,可以说,唐朝能够成为我国历史上最为强大和富裕的朝代,与成功的粮食供给制度是分不开的。唐朝粮食生产为何能取得如此成功呢?

笔者认为,唐朝粮食政策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统治者“专营农事”的生产思想,减轻税赋、与民休息,保证劳动力的投入;保证农时,在农忙时命令停止兴办一切“不急之务”,还要求地方官吏设法帮助有困难的人完成耕作,对特别贫困的百姓,国家还要量贷种子,让百姓专营农事;遇到自然灾害之年,朝廷还要赈灾救济,帮助农民恢复粮食生产,一系列举动不仅使人民安居乐业,增加粮食生产,还能拢民心,保社会安稳。

再次,统治者“宁积于人”的储备思想,唐朝统治者深刻认识到粮食储备充足是国家安全的基本保证,因此,唐朝廷从中央到地方都设置了粮仓,并鼓励人民进行粮食生产和粮食蓄积,并以此作为官吏的考核政绩。粮食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年景的好坏,价格波动幅度,都会对经经济发展、政权稳定产生直接影响。为此,唐朝廷在保持充足粮食储备基础上,有效控制粮食流通。

除了官方粮食储备外,唐朝统治者积极鼓励藏粮于民,《通典》记载“宁积于人,无藏府库”,唐朝政府甚至要求农民家庭必须备储粮仓窑,贮存粮食够一年之用,以备天灾之年不时所需。

第三,统治者科学的粮食控制管理思想,对粮食价格进行控制,主张国家对粮价进行控制,通过对粮食敛散(常平、义仓的籴粜)调节粮食数量,控制粮食价格,达到稳定价格的目的,维护正常经济秩序。对粮食流通环节进行控制,政府直接介入粮食流通领域,最大限度地保证陆路、水路等粮食运输。

笔者认为,最关键的原因是统治者“食为政首”的重粮思想,民以食为天,粮食是民生之根本,治国之要务;唐朝统治者清楚地意识到粮食生产是国强民富,经济发展的根本,所以将粮食生产放在所有政务的首要位置,正是唐朝统治者对粮食生产的极为重视,才有了后来那些农田水利建设、惠农措施。

此外,唐朝统治者将粮食安全提升到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来考虑。粮食是否充足,被唐太宗李世民看成是政权赖以生存的基础。

《贞观政要》记载,唐太宗李世民曰“国以民为本,人以食为命,若禾黍不登,则兆庶非国家所有。”

唐太宗警告说,一旦粮食欠缺,百姓就有可能流亡,国家不仅收入受到影响,还危及到政权稳固。魏征也认为,一旦粮食歉收,就会引起百姓不安,社会动荡,因此,统治者要重视粮食生产,爱惜民力,防微杜渐。对外而言,充足的粮食还是军队保家卫国,戊戌边疆,克敌制胜的基本条件。正是唐朝统治者,将粮食问题放在一切政务的首要工作,将粮食安全提高到国家安全战略高度,才有了大唐粮食生产的丰收,为大唐盛世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参考文献:《新唐书》、《旧唐书》、《唐六典》、《唐律疏议》等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