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唐朝有一人独掌大权十九年,他是长安十二 [复制链接]

1#
治疗白癜风的正规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lx_bjzkbdfyy/

大唐在我国古代的繁盛是众所周知的,而在那个历史时期,无论是武将还是文臣,又或者文人墨客,都像是暖春的簇花,开放的无比耀眼。从来没有一个朝代像大唐一样在这些方面都照耀万世。

大唐的盛况在两个时期,一个是李世民的贞观之治,一个是李隆基的开元盛世。李家人仿佛能吸引人才一般,李隆基的时候李白、姚崇、贺知章、张九龄等个个都是大才,又都做过官。但是这些人当中却没有一个说是掌握大权,又或者说长期掌握大权。唯独有一个,他独掌大权十几年,他就是李林甫。

之前热播的一部剧叫《长安十二时辰》,相信喜欢历史剧的朋友都看过。里面正好讲得是李隆基开元盛世时的故事,而里面和太子叫板、得皇帝授权的林九郎就是以李林甫为原型的。那么他到底是怎么样一个人?

第一,他是执政能力超群的朝廷右相。其实李林甫单就能力来说,他是行政专家,办事能力很强。把国家的大事小事都处理得井井有条,要不然也不可能出现盛世。倘若他是和庸才,哪怕是前人铸就的盛世也会在他这里维持不下去。

而且电视剧里也并非全都是捏造,李隆基后期确实不怎么理政。而这个时候,就是李林甫在替皇帝陛下打理江山。李隆基哪怕后期懒散了但是脑子可不糊涂,因为他知道李林甫这个人的能力很强,只要不是造反,朝廷的事儿他搞得定。

第二,他是嫉贤妒能封闭言路的“奸人”。就算他执政能力强,但是在后人的史书里他绝对算不上一个人好人。

他的前任,同样也是宰相的张九龄就是他用小人手段拉下马的。李世民的时候谏臣都直言不讳,更是有出名的魏征敢和皇帝红脸。而李隆基前期的时候,也能做到如此。但是慢慢地沉浸在自己的功劳中迷失了自我。

有一回李隆基过生日,张九龄就看准了时机想提醒一下皇帝陛下。虽然皇帝迷失,但是作为大臣张九龄却尽职尽责。可不曾想谏言之后,李隆基非常不爽。满肚子花花肠子的李林甫就以此进谗言说张九龄结党营私,最终张九龄被罢免。

做了右相以后,李林甫更是过分。可是没办法,谁让那时候的李隆基迷失了自我,而李林甫又让玄宗很是舒服。他为了阻止大臣谏言,竟然把大臣组织起来说:“陛下圣明之至,我大唐无与伦比,你们这帮人不顺承陛下,还挑三拣四”。如此一来,李林甫就成了玄宗李隆基和大臣之间的一堵墙,彼此的消息都要被他过滤。

第三,他是“好运”的捡漏之人。为什么说他好运呢?因为像他这般嘴脸,如果不是生在玄宗自大的晚年哪有他蹦跶的地方。

《长安十二时辰》里的林九郎,也就是原型李林甫要被玄宗李隆基托付整个国政,这是确有其事的。要说唐玄宗,那是真的雄才大略,一步步把破碎的大唐重新整理,进而把大唐推上了高峰。这样的成绩就算在一个普通人身上也够自豪了吧,何况他还是个皇帝。所以后期的时候,李隆基就觉得他已经把大唐打造的完美无缺,他自己的本领才智无人可及。看着自己亲手缔造的大唐神话开始飘飘然。

有一次他对身边的高力士说道:“天下无事,朕欲高居无为,悉以政事委于林甫,何如?”好家伙,听听,这是自大到什么地步了,居然“天下无事”,还想着享清福。这也和电视剧里演的是一样的。

正是因为玄宗这个时候沉迷于自我功绩,所以才给了李林甫这样的人机会,而李林甫正好把外面的言论挡住,李隆基更加觉得天下无事。

所以,李林甫他顶多算个有能力的人,他之所以能掌权如此之久,就是钻了唐玄宗李隆基“自大智昏”的空子。

#唐朝#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