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技术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nxbdf/芯片仍左右着车市走势。根据乘联会9月8日披露的数据,今年8月,国内狭义乘用车产量为.4万辆,同比下降11.2%,环比下滑2.7%;市场零售为.3万辆,同比下降14.7%,环比下降3.3%,单月零售量与年同期相比也下降了7%,增速偏弱。“国内影响消费因素对车市零售影响较小,7月下旬南京疫情对8月车市没有明显影响。”乘联会方面分析指出,马来西亚疫情加剧导致8月个别品种芯片突然断供,这使国内厂商和渠道信心剧烈受挫,超低库存下的经销商8月末零售不强。今年1-8月,国内乘用车市场累计零售.0万辆,同比增长17.1%,较1-7月增速下降6个百分点;批发销量为.3万辆,同比增长16.2%。面对即将到来的“金九银十”传统消费旺季,乘联会认为,今年9月的同期高基数压力进一步突出。此外,目前处于“供给决定需求”的特殊时期,9月总体产销仍不容乐观。“芯片短缺”影响8月乘用车零售同比环比双降根据乘联会统计的数据,今年8月,国内狭义乘用车产量为.4万辆,同比下降11.2%,环比下滑2.7%;零售销量为.3万辆,同比下降14.7%,环比下降3.3%;批发销量为.2万辆,同比下降12.9%,环比增长0.2%。相比于往年月度销量环比正增长6%-10%,今年8月,国内乘用车市场零售环比下降3.3%的数据较为低迷。乘联会指出,虽然国内影响消费因素对车市零售影响较小,7月下旬南京疫情对8月车市没有明显影响。但马来西亚疫情加剧导致8月个别品种芯片突然断供,这使得国内厂商和渠道信心剧烈受挫,超低库存下的经销商8月末零售不强。乘联会数据显示,在库存方面,今年去库存明显,近几个月厂商库存保持低位。8月末厂商库存环比下降3万辆,渠道库存环比下降8万辆。今年1-8月,汽车厂商库存减少了28万辆,相较历年1-8月库存减少幅度扩大;渠道库存则相对减少了86万辆,较年同期去库存的31万辆大幅升高。随着汽车库存水平大幅降低,“在终端销售层面,甚至出现了部分畅销车型无车可交、减少折扣和销售政策考核指标趋于宽松化等现象。”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上游生产端短期内芯片短缺影响整车生产节奏的问题逐步显现。作为汽车市场需求的“晴雨表”,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也验证了上述趋势。在芯片荒持续叠加厂家高温假期、暴雨等因素影响下,汽车消费市场出现供应短缺。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简称“流通协会”)发布的最新一期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调查”VIA(VehicleInventoryAlertIndex)显示,年8月,国内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为51.7%,同比下降1.1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6个百分点,库存预警指数临近荣枯线,仍处于不景气区间。尽管8月份库存预警指数依然位于50%的荣枯线之上,但值得注意的是,8月库存预警指数低于今年2月的52.2%,已经降至年内新低。“从库存量来看,主要是受到8月份主机厂减产的影响,使得8月份的发车量减少。”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产业协调部主任邱凯指出,马来西亚疫情、汽车半导体供应链紧张、芯片短缺等不利因素导致供需失衡,车市结构性短缺矛盾进一步显现。同时,邱凯表示,9月汽车市场将进入旺季,受到疫情及暴雨影响的市场需求将延后释放。短期内芯片短缺难以缓解,俏销车源供应不足较为普遍,需要谨慎看待后期市场。乘联会方面则预计,今年9月的同期高基数压力进一步突出。此外,目前合资车企和豪华车企的渠道库存也已处于极低水平,车市促销力度明显回收,因此目前处于“供给决定需求”的特殊时期,9月总体产销仍不容乐观。自主品牌市占率提升8.2个百分点在9月初召开的月度形势分析会上,流通协会方面曾表示,芯片短缺的影响比预计要更加持久与严重。其中,豪华、合资品牌的厂商产能恢复缓慢,经销商库存出现结构性缺失,主力车型库存不足,甚至已经到了无车可卖的地步,订单交付延迟。自主品牌由于之前库存积累尚可支撑,但是头部厂家的主销车型也逐渐面临缺货局面,订单积压。芯片短缺对产能的影响也逐步传至终端市场。乘联会统计的数据显示,今年8月,豪华车市场零售20万辆,同比下降19%。在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互联新出行分会秘书长常亮看来,近两年豪华车一直高歌猛涨,价格也一直很稳定。此次销量出现下降与芯片短缺有很大的关系。但同时应看到,豪华车在整个汽车市场的需求度依旧很高。结合成交价走势,预计豪华车将持续走高、优惠越来越低。“芯慌”还导致不少主流合资车企产能受限,价格优惠有所回收,销量走势持续下滑。8月份主流合资品牌零售65万辆,同比下降27%,环比下降4%,与年同期相比下降了22%。分车系来看,日系品牌零售份额同比下降2.4个百分点至22%,美系品牌市场份额同比微降0.8个百分点为9.4%,德系品牌受制于供给巨大缺口仍处于调整蓄势的阶段。这一点在具体车企上也体现得尤为明显。今年8月,一汽-大众、上汽大众、东风日产、上汽通用等合资品牌零售量都出现了大幅下滑。其中,一汽-大众8月零售量为11.8万辆,同比下滑38.9%;上汽大众零售销量同比下滑22.5%至11.2万辆;东风日产和上汽通用零售量下滑幅度分别为9.1%和35.2%。相比于豪华车和合资品牌,自主品牌上月零售则呈现了同比增长态势。8月份,自主品牌零售量实现60万辆,同比增长6%,但环比7月下降5%;与年同期相比实现了10%的增幅。此外,上月自主品牌批发市场份额达45%、国内零售份额达42.1%,同比涨幅均实现超8个百分点。“这主要归功于自主品牌头部企业产业链韧性强、有效化解芯片短缺压力,变不利为有利。此外,部分合资车企因芯片短缺损失大量订单,给自主和新能源汽车企业留出了窗口期。”崔东树分析表示。乘联会方面认为,随着合资与豪华车企的芯片持续供给不足,价值新能源汽车的连续火爆,自主品牌的产销也将明显提升,体现了自主品牌供应链自主可控的产业优势。从车企层面来看,比亚迪、广汽埃安、上汽乘用车等传统车企品牌同比均呈高幅增长。但值得注意的是,因疫情反复影响芯片供应,仍对长安、吉利、长城等头部自主车企产销产生了一定影响。根据最新销量数据显示,今年8月,长安汽车销量为16.51万辆,较去年同期微降2.52%,环比上月出现了7.19%的降幅,已连续三个月销量下滑;长城汽车销售7.42万辆,同比下滑17%,环比7月销量下滑约19%;吉利汽车8月总销量8.83万辆,同比下降约22%,环比下降11%。新能源汽车批发渗透率首超20%与传统燃油车走势形成巨大反差,新能源乘用车增势明显。今年8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达24.9万辆,同比增长.5%,环比增长12.0%;国内零售渗透率达17.1%,与去年同期的5.8%相比明显提升。其中,8月,自主品牌中的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35%,豪华品牌中的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为24.1%;主流合资品牌中的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相对较小,仅为2.7%。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达30.4万辆,同比增长.3%,环比增长23.7%;渗透率达20.1%。事实上,8月新能源车厂商批发渗透率20.1%是一个十分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