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长安十二时辰》热播的时候,网友们一致好评,惊艳的同时,都拜服于马亲王及制作团队的才华横溢。
当播到十几集的时候,网上一片倒戈之声,嫌剧情拖沓、节奏变缓。于是,很大一部分人,在看了十几集的时候,就弃剧了,并断言,该剧烂尾了。
鉴于此,在决定要看之前,我迟迟不敢开始,害怕真的是一部烂剧,浪费我宝贵的时间。
然而,当鼓足了勇气去看的时候,我一口气看完了。
正片来了
1、梗概
唐明皇开创了大唐的“开元盛世”之后,随着国力强盛,万国来朝,皇帝日益自负自大,骄奢淫逸,在其当政的中后期,宠幸杨贵妃,重用奸相,打压太子,导致大唐繁盛的背后,疮痍满目,伤痕累累,百姓流离失所,反抗和仇恨的种子生根、发芽。
一群小人物们筹划了一个惊天大案。上元节当天,长安城将被恐怖分子谋划炸毁,原不良帅现死囚张小敬被从死牢里调出来,任命为都尉,对这一系列的恐怖行动进行侦破,并拯救黎民于危难的危情二十四小时。
看《长安十二时辰》的感觉,就像是在打开俄罗斯套娃,随着真相的慢慢剥离,你认为的真相不过是假象,真正的真相还包裹在层层的人心与算计中,远远没有来临,观众不断地被该剧刷新三观,脑洞大开,被它牵着鼻子走,心甘情愿。
剧组将所有的故事情节和矛盾冲突浓缩于一天之内,颇有电影的浓缩与紧凑之感,又演绎了48集的电视剧,这在电视剧的发展史上,可谓创新,堪称一绝。
有那么几次,在剧中人物还没有开口之前,我便准确地说出了ta的台词,我知道,我是看进去了。
通过该剧,大唐盛景重现,让我们重温了昔日那个强大、繁盛的帝国。盛极必衰,大唐也没有逃过这一定律。在这盛景之下,我们见识了权贵之家的奢侈,也见到了百姓的艰难困苦。活着都成问题,谈何梦想?
有才华有抱负的人,被奸佞玩弄于股掌,有冤难伸,壮志未酬。有钱者买官,在朝者卖官,权钱交易,暗流涌动,右相与太子之间的党争愈演愈烈,关心长安城及老百姓的人,少之又少,幸而还有,如张小敬者,如李必者。
2、关键剧情
张小敬是典型的“为国为民,侠之大者”。在他身上,“侠以武犯禁”的属性从来没有磨灭,反抗精神如影随形,他可以一怒为兄弟闻无忌拔剑,斩杀三十四人,以身试法。
在他身上,儒家的“家国天下,修齐治平”思想,也根深蒂固。快意恩仇之后,他并没有亡命天涯,而是留了下来,心甘情愿地接受了法律的制裁,被打入死牢。
张小敬在陇右参军,经历过九死一生的烽燧堡战役。当年,二百二十人组成的铁血军团“第八团”被上司当作诱饵,送到了敌人嘴里。在队长闻无忌的带领下,第八团在弹尽粮绝、没有援军的情况下,坚守二十多天不退,最终只剩下了九名幸存者。
张小敬、闻无忌和旗手萧规都是幸存者。他们大多都回到了长安,过起了寻常老百姓的生活。张小敬做起了长安不良帅,闻无忌带着闺女闻染开起了香铺。唯萧规不知所踪。
上元节这一天,靖安司司丞李必派人将张小敬从死牢里救出,许其一天自由,协助其查案。事关长安百姓安危,张小敬义不容辞。
在追查中,真相逐层剥离。狼卫被抓,十五桶运往长安城的伏火雷悉数销毁。然而,还有三百桶伏火雷已经进入了长安城,狼卫只是幌子。
张小敬遇到了自己第八团的兄弟,陆老三。在保护张小敬的过程中,陆老三被杀。张小敬悲愤上路,李必也亲自出马,舍自己性命于不顾,继续追查真相。
太子老师何监的痴傻义子何孚浮出水面,原来他并不傻,他出重金雇了一个叫龙波的人,要刺杀右相。却被龙波利用,在何孚计划的掩盖下,龙波真正的计划已经布置就绪。
圣人的夜宴开始了。他本意是要罢黜诛杀太子,将江山交予他认为能担得起重任的奸相林九郎。太子警觉,找个借口离开了杀机四伏的夜宴。
龙波带着装有伏火雷的麒麟臂,在工匠大师毛顺的带领下,顺利进入上元节的大灯楼中。只待圣人射出那一箭之后,整个广场都变成火海,让圣人以及数十万百姓为自己的复仇计划陪葬。
张小敬在灯楼与龙波相遇了,龙波正是自己第八团的兄弟萧规。这正是他心中一直担心的事情,也是他一直不愿意相信的事实。
张小敬劝服不了兄弟,却破坏了灯楼,让爆炸没有那么猛烈,圣人及百姓安然无恙。
萧规是为了给被长安逼死的第八团的兄弟们报仇,才义无反顾地从西域回来,开始了复仇计划。他恨那个圣人没有将大唐治理好,没有让百姓安居乐业。
在他决定杀死圣人之前,他要去跟圣人谈谈。圣人一见到他,就说出了第八团那些兄弟的名字,萧规泪流满面。
当他将要动摇的时候,那个不可一世、狂妄自大的圣人,说出了让萧规瞬间杀心四起的一句话:尧舜是人,只有朕是神。
萧规掳走了圣人,一路逃亡,宫内乱成一团,分头去找圣人的下落。张小敬找到了萧规,他们将圣人带到了大吉酒肆,其他人也找到了圣人,但是没有人认他,右相的人打着太子的旗号要将圣人诛杀当场。
在逃亡中,圣人也见识到了大唐辉煌背后的残酷真相,买官卖官,小老百姓失所流离,真正有才的人被诛杀,他认识到了错误,低下了高贵的头颅,决意做个好皇帝。
萧规只身赴死,圣人通过暗道逃出,却被靖安司的八品小吏徐宾拿下,又一个有才华却不得重用的小人物浮出水面。
长安城所发生的一切,都是徐宾鼓动、暗示和筹划的结果,他的目的是让圣人重用自己,当宰相,治理国家,一改大唐颓势。
徐宾的才华得到了圣人的认同,圣人答应要重用徐宾。可徐宾却被门楼下的兵勇射杀,门楼爆炸,张小敬及时救下圣人。
最终,张小敬死刑得免,擢升为三品参将,他辞了官职,继续去当兵。李必回去当道士,修习道法的同时,也修心。张小敬的心上人,李必的婢女檀棋,却自愿跟了杨贵妃,留在宫中,以期能够劝谏君王。
3、小人物
这是一部讲小人物反抗的电视剧。随着真相的浮现,一个个小人物们登场。
最先挂的崔六郎,他的献身,只是为了让弟弟崔器留在长安。崔器原本在陇右当兵,却一直梦想能呆在长安,建立军功,光耀门楣。在哥哥的运作下,他终于当了旅贲军的统帅,负责靖安司的安全。却被右相利诱,最终悔悟,以一己之力护卫靖安司,壮烈捐躯。这是一个荆轲似的人物,悲壮令人扼腕。
第一批揪出来的作恶者狼卫,其实是一群弱小民族,他们作出惊天壮举的目的只是让大唐出兵,却拯救他们的国家。狼卫的首领曹破延,尽管杀人如麻,却一直有守护家人,给女儿幸福的梦想。他也有心软的时候,在见到与自己的女儿年龄相仿的女孩儿后,他放过了那对父女。可惜的是,那个父亲没有死在狼卫手里,最终却死在了党争的箭下。
何孚,为报家仇,装疯卖傻二十余年,最终策划刺杀右相,却被右相捕杀,为保养父,被右相摆弄,违背良心,污蔑太子。被利用完后,卒。
姚汝能,一代贤相姚崇之孙,一心想重振旗鼓家业,在太子和右相之间摇摆不定。做了叛徒,成为右相安插在靖安司的暗桩,却又把持自己的良心,始终成不了真正的恶人。在危急关头,他救下檀棋,被砍杀至重伤。
误认为自己遇到了真爱的妓女丁瞳儿,在两人活一个的游戏中,选择了让情郎活,情郎却选了自己抛弃了她。从此后,她不再相信爱情。
小乙,张小敬安插在地下城的不良人暗桩,为了百姓大义,甘愿赴死;在追凶的过程中,与张小敬情谊互生,生死与共的李必婢女檀棋;被人欺负,被萧规所救,倾情于萧规并愿与其共同赴死的鱼肠;为了救张小敬,不惜背叛守捉郎的第八团兄弟陆老三;因为对右相的女儿一见钟情,一身才华却只想专心研究学术而甘愿在靖安司做暗桩进行报时的庞灵;倾尽家产,自己过着清贫日子,只为研究造纸术、幻想以造纸之术拯救大唐颓势的徐宾;一天被劫持了三次的赵参军,承包了剧中大部分的笑点。
这些小人物有情有义,有梦想有抱负,却最终大都归于尘土,不得善终,这是那个时代的悲剧。
4、历史原型
剧中大多数人名虽然与历史人物不同,但是稍微有些历史知识的人,都能根据这些化名,将历史人物进行一一对应。
圣人李四郎对应唐玄宗李隆基,应该叫三郎;严太真就是杨贵妃;太子就是唐肃宗李亨;
主角李必就是历经四朝的神童、道士、官至宰相的李泌;元载用的就是真名,他出身贫寒、善于审时度势,步步为营,精于算计,最终当上宰相;
何监乃是四明狂客贺知章,真实的贺知章没有剧中那么高寿,活了五十多岁;郭利士禁军大将军就是当年给醉酒的李白脱靴子的高力士;龙武军陈玄礼将军历史上却有其人,而且是个对唐明皇忠心耿耿的人物;
被关在靖安司牢狱一整天的书生程参则是历史上有名的边塞诗人岑参;长相清奇的太监李静忠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宦官李辅国的别名……
5、演员
剧中经常能见到让人惊喜的面孔。除了雷佳音、易烊千玺、周一围、热依扎等主演之外,还有很多老戏骨加盟。
饰演何监的韩童生,禁军大将军郭利士由吕凉扮演,有一个老吏是由96年央视版《水浒传》里林冲的扮演者野芒饰演的,这些都是妈妈辈们喜欢过的演员。
闻染就是《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里面的盛家大女儿盛华兰;呆萌书生程参则是《我的前半生》里面想要泡罗子君的渣男段晓天……
更有许多让人惊喜的人物。徐璐版的杨贵妃,除了太瘦之外,担得起倾国倾城的人设;拔得头筹的歌女许鹤子由黄海波的老婆扮演;
由周陆拉饰演的太子李屿,扮相很帅,甚至帅过主角易烊千玺饰演的李必;从小被太子养大反背叛太子的永王的演员,其实是已故台湾演员高凌风的儿子。
6、制作
剧组的制作水准和精细程度不亚于正午阳光,通过诸多细节还原了唐朝时期的盛景及风俗原貌,台词上,也遵从了那个时代的用语习惯,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毫不违和。
在服装造型上,有三位负责人,排在首位的是一位日本人,虽然感觉不是很好,却也是日本人对于大唐文化的研究与学习,侧面映衬了大唐的光辉及其对日本的深远影响。
另外,该剧由优酷独家放送,除了传统的广告之外,在剧中,将广告商品与剧情及剧中人物相结合,打造的娱乐时间,也是相当地搞笑,并且深入人心,窃以为比纯广告要好看的多,与剧情相互辉映,彼此成就。
综上,《长安十二时辰》堪称经典,值得细细观看与揣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