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长安十二时辰李静忠策划唐肃宗灵武登基 [复制链接]

1#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个医院专业 https://disease.39.net/yldt/bjzkbdfyy/

《长安十二时辰》圣人被劫,太子欲调出所有东宫右卫率搜寻圣人,李静忠从中劝说太子不要心软,应该及时登基。太子被说动心,说需要想想。经过再三考虑后,对李静忠说:“我考虑好了,取我东宫兵符,速调旅贲军搜救圣人”李静忠再次劝说太子:“太子的孝心,总表现在别人看不见之处。日后记得做决断要快。”李静忠告辞了太子,并说自私的他日后对太子有用。果然之后,李静忠对李亨登基起了大作用。

唐朝中后期,宦官专政是一大特色。唐朝初期,唐太宗吸取东汉末年宦官乱政的教训,严格控制宦官手中的权力,规定宦官的品级最高不过四品。这种状况在唐玄宗时期发生了改变,将高力士和袁思艺的官阶提高到三品内侍监。虽然这个时期高力士对朝政略有影响,可是他们在权力欲望和极强的唐玄宗面前,宦官们根本没有专权的机会。安史之乱后,从李辅国开始,宦官开始掌握了军队,以至于后期宦官们都可以影响到皇帝的废立。

策划马嵬坡

李静忠的原型是李辅国。李静忠是他的原名,被唐肃宗赐名护国,之后改为辅国。他年少进宫,文化水平一般,最初曾经在高力士跟前为仆。后来他成为一名弼马温,在皇家马厩中负责管理马匹资料。在李静忠四十岁前,因为相貌丑陋,不被别人注意。因为工作出色,被王鉷欣赏并推荐给太子。

安史之乱时,唐玄宗出逃蜀地,李辅国策划马嵬坡兵变事件,诛杀杨国忠、逼死杨贵妃。李辅国趁机向给太子李亨献策,与唐玄宗分道扬镳。在唐玄宗声威和名望最低迷之时,太子李亨在自己的地盘灵武继位。继位后的唐肃宗李亨,给远在蜀中的唐玄宗发了个通知,唐玄宗就晋升成了太上皇。

权倾朝野

李辅国因为拥立之功,被册立为元帅府行军司马,各地奏章、军符和禁宝全部交由李辅国一人掌管,可谓是鸡毛飞上天。李辅国城府极深,常常手持念珠,不食荤腥,俨然是一个佛教徒,可是李辅国却是佛面蛇心。灵武的局势逐渐稳定后,李辅国马上投入了剪除异己的活动中,在唐肃宗的支持和纵容下,李辅国掌握了极大的威权。

年,也就是唐肃宗登基后的第二年,唐军收复长安,李辅国被封为郕国公,加开府仪同三司。此时的李辅国权利到达巅峰,更甚者圣旨都要他署名才能生效。宰相臣工的奏折,都需要通过李辅国传递给皇帝。三司断案都得通过他的首肯,没人敢提出异议。

当时宰相李揆出身于山东豪门,见了李辅国都要以晚辈自居,称呼他为“五父”。在唐肃宗为李辅国赐婚元氏,后来的元载就是攀附元氏,被李辅国推荐拜相的。

驱赶玄宗亲信

唐玄宗从蜀地回京后,被安排在兴庆宫居住,在李辅国的挑拨下,唐肃宗将太上皇迁到了太极宫。李辅国和唐肃宗忌惮唐玄宗重掌朝政,将高力士流放到了巫州,陈玄礼也被迫退休回家。

多年执掌朝廷权柄的唐玄宗,突然一下子成为了真正的孤家寡人。人生的落差使得唐玄宗郁郁寡欢,一病不起。在唐玄宗重病之时,唐肃宗曾经想亲往探望,可是被李辅国所阻。年,把大唐推向极致兴盛的一代圣人,在长安太极宫驾崩,享年七十七岁。

遇刺身亡

唐玄宗驾崩十三天,唐肃宗也驾鹤西归。张皇后想趁机拥立越王,被李辅国识破。唐肃宗的太子李豫继位为唐代宗,李辅国因拥立之功晋封宰相。李辅国益加蛮横,代宗明面上对李辅国言听计从,暗中想办法提拔心腹,并给李辅国在宫外置办宅院。李辅国在感觉到皇帝的不友好之后,上表请辞宰相之职,此举正中代宗下怀。唐代宗为了不给世人留下忘恩负义的话柄,安排一名侠客趁夜晚之时,刺杀了李辅国,并将他枭首,断去一臂,祭告泰陵。唐代宗给李辅国雕刻了木头安葬,追封太傅,谥号“丑”。

无眠心语:

唐玄宗过于强势,在他的光环下,太子李亨显得并不那么耀眼。

在唐玄宗杀三子后,李亨被立为储君,做了十九年太子的他,眼见着大唐由盛转衰。他看到了高高在上的唐玄宗所看不到的一些弊病,可是他已无力回天。在他登基后,对张皇后和李辅国的放纵为大唐留下了隐患。

宦官的权力的给予,在强势帝王执政时,并没有太大的破坏性,如唐玄宗对高力士。可是一旦皇帝稍微软弱,而宦官又过度集权后,局面就不是那么好收拾了。中晚唐出现的这些宦官们,直接导致了大唐的灭亡。李世民在世时,绝不会想到他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会败在一群宦官手中吧。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