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十二时辰》是由曹盾执导,*、易烊千玺领衔主演的古装悬疑剧。讲述了唐朝上元节前夕,长安城陷入危局,长安死囚张小敬临危受命,与李必携手在十二时辰内拯救长安的故事。今天小编给大家扒一扒剧中没有一个镜头的“王宗祀”历史上到底有多“牛”。
王宗祀
原型王忠嗣,剧中王韫秀的父亲,太子派的有力支持者,在剧中没有一个镜头,却一直被提到。说起唐朝名将大家一般都会想起秦叔宝、尉迟恭、李靖、李世绩、苏定方、郭子仪、李光弼等等。很少第一印象会提起王忠嗣,而实际上王忠嗣远远的被大家低估了,有人说王忠嗣是中国*人的典范,还有人说他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人。
王忠嗣,原名王训,父亲王海宾,官至太子为太子右卫率、丰安*使,并在与吐蕃的一场战争中战死,唐玄宗怜悯王海滨,追赠他为左金吾大将*。王忠嗣当时年仅9岁,被接入宫中抚养,被唐玄宗收为义子,赐名忠嗣。长大后的王忠嗣勇猛刚毅寡言少语,富於用兵的谋略,唐玄宗与他谈论兵法,王忠嗣对答如流,唐玄宗很器重他,说:“你今后必然成为良将。而在以后的岁月里王忠嗣很快就脱颖而出,成为了威震海内的一代名将。
开元十八年(年),随河西节度使萧嵩出征,迎来了人生中第一次战争--玉川战役。次战役中王忠嗣展现出强大的勇武果敢的*事才能。他以名轻骑兵偷袭吐蕃,斩敌数千人,缴获牛羊数万。此时的王忠嗣只有18岁。
开元二十六年(年),杜希望(也是唐朝的一个将*),进攻吐蕃失利,有人向杜希望举荐了王忠嗣。三月王忠嗣突然向吐蕃发出进攻,吐蕃仓促应战,被唐*打败。战后被授予左威卫郎将。七月,又是王忠嗣在唐*兵少势单的情况下,主动出击杀入敌阵,杜希望也率部反攻,经过一番激战,唐*大获全胜。战后王忠嗣晋升为左金吾卫将*同正员。不久升至河东节度使、朔方节度使兼灵州都督。王忠嗣在任上修建城堡,不但改变了过去无处可守,庞大的唐*与灵活的游牧*队打游击,屡屡失败的窘境,加强了边疆防务,而且还为大唐帝国向外开拓了数百里边境领土。
同年,王忠嗣北伐契丹,率十万骑兵,北出雁门关,于桑干河三战三捷,奚和契丹联*全*覆没。契丹三十六部全部投降唐朝,几十年不敢作乱,王忠嗣的大名从此威震天下。
此后,王忠嗣又在青海湖会战中,大破吐蕃主力,后又在积石会战全歼吐蕃残*。这次战役吐蕃在青海、甘肃设置的堡垒全部被摧毁,死伤数万人,2个王子也战死。吐蕃元气大伤。之后在千里支援小勃律,再次击败吐蕃、大食联*,并这场战役中提拔了青年将领李光弼。
天宝元年()年,后突厥立阙特勒之子为乌苏米施可汗,唐玄宗派使者令乌苏米施归附唐朝,乌苏米施不从,王忠嗣随即率兵进攻突厥。向玄宗进献《平戎十八策》。一切准备就续后,王忠嗣谴使说服拔悉密、回纥、葛逻禄三部向后突厥发动进攻,结果,后突厥兵败国中大乱,王忠嗣乘机出兵,后突厥汗国部众千余帐相继归唐,至此,曾经称雄北方一百余年的突厥汗国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天宝五年(年),王忠嗣担任河西、陇右、朔方、河东四镇节度使。大家都知道安禄山是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王忠嗣掌握着万里边疆的防务,手握天下重兵,当时麾下兵力达26万之众,要知道安禄山造反的时候兵力是15万人。所幸王忠嗣是一代贤良,否则大唐王朝的命数难以想象。
王忠嗣还有一个优点就是善于发现良将,手握重兵后,“以持重安边为务”,从国家大局着眼,不再轻启战端。他不仅自己战绩辉煌,还注重发现栽培人才。名将哥舒翰、李光弼、郭子仪和李晟都是王忠嗣的部属。
最后,说一说王忠嗣的结局。
天宝六年,唐玄宗想要攻取吐蕃的石堡城,征求王忠嗣的意见,王忠嗣上奏说:“石堡城地势险要,吐蕃全力守卫它。如果以疲惫之师攻其坚固的城池,必将被敌杀死数万人,之后战事才能完成。我想所得的不如所失的,请休兵秣马,观察势态发展再夺取它,这是上策。”意思就是说:“石堡城地势险要,吐蕃肯定会举国之力守城,如果用疲惫的*队攻城即便可以攻破,但是要付出的代价太大,要牺牲数万将士的生命,请求修整兵马,找寻好的时机在来攻城。”由此可以看出王忠嗣是位爱护士兵,体恤下属的一名将*。李光弼还曾劝王忠嗣不要违反皇帝意愿,王忠嗣却说:“为了一座城池,得到了也未必能够遏制住敌人,得不到对国家并没有什么损害,我怎么能为了一个官职却要牺牲数万将士的性命呢,如果陛下怪罪,大不了我就做一名小兵。”这里看出王忠嗣崇高的人品和优秀的*事品质。
但是,这件事后唐玄宗对王忠嗣产生了嫌隙,再加上宰相李林甫一直忌恨王忠嗣,担心他功劳太大,威胁自己的相位。后来李林甫勾结安禄山一起诬告王忠嗣想要立太子为帝。唐玄宗大怒,将王忠嗣征召入朝,三司会审后,被判死刑。幸好哥舒翰求情,请求用自己的官爵为王忠嗣赎罪。玄宗才免去了王忠嗣的死罪,但是被贬为汉阳太守。天宝八年(年),王忠嗣病逝,终年四十五岁,一代将星陨落。
王忠嗣的的死给大唐产生了重大的影像,他死后六年,安史之乱爆发,大唐王朝从此由盛而衰,令人唏嘘。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